12月通胀数据点评:胀温和回升 尚无过热风险报告
中国2020年12月CPI 同比上涨 0.2%,预期0.1%,前值-0.5%。CPI 环比上涨0.7%,前值为下降0.6%。CPI 环比由降转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的回升。由于今年极端低温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,鲜菜、鲜果的生产和运储成本增加,进而引起近期鲜菜、鲜果价格回升。冬季肉类消费较为旺盛,猪肉价格由降转涨,带动牛羊肉价格亦上涨。非食品价格由11 月环比下降0.1%转为上涨0.1%。随着国际油价回升的影响,汽油、柴油和液化石油气环比价格均上涨。12 月核心CPI 同比上涨0.4%,在连续5 个月保持在0.5%的增长水平之后首次下降,涨幅较前值下降0.1个百分点,继续刷新2013 年有记录以来的新低,表明居民实际需求仍较为疲软。
我们预计1 月CPI 同比将再度转负,这主要是春节错位效应导致的。去年春节假期在1 月,导致基数较高,而今年春节在2 月。但从趋势上来看,目前食品价格及大宗商品价格仍在持续修复之中,预计2 月即为CPI的底部,随后将开启一轮反弹,回升至年中。
12 月PPI 同比下降0.4%,预期下降0.7%,前值下降1.5%。随着工业品价格的上涨,生产资料PPI 快速修复,同比降幅由1.8%缩窄至0.5%;生活资料则由于CPI 的疲软而相对稳定。石油、煤炭、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各行业PPI 全线上涨。
我们预计PPI 将进入持续修复通道。美国民主党横扫总统及两院,引发了对未来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的预期,市场的通胀预期迅速抬升,促使近期大宗商品价格再度大涨。1 月以来,原油、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加速上涨,将推动PPI 修复。不过目前来看不易出现经济过热、通胀过高的情形。根据我们的测算,在乐观情况下,PPI 将在5 月基数效应下达到接近6%的水平,但很快将回落,难以出现持续的高通胀。
通胀温和修复,不制约货币政策。我们预计CPI 将在2 月触底反弹,PPI进入持续修复通道,但二者都不会出现高通胀的情形,不会对今年的货币政策形成制约。虽然近期海外通胀预期的抬升带动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上行,可能会给国内带来一定扰动,但我们认为美联储还需较长时间才能逐步退出宽松政策,中美利差仍然较高;同时国内经济已经经历了较快的复苏,未来步伐将放缓。中国一季度货币政策将保持平稳节奏。
风险提示:疫苗普及速度不及预期,美联储过快收紧货币政策。